本报记者 张烁
【正方观点】
● 孩子还没有成熟的价值判断能力,等他们长大成人后,方可读原著。
● 只有找出“精华”所在,剔除“糟粕”所伏,才能真正让孩子得到其中的优秀传统,而又不沾染其中的不良思想。
● “观今宜鉴古,无古不成今”,批判地继承和借鉴蒙学读物中科学、合理的成分,对今天的儿童教育大有裨益。
● 古代很多典籍书籍都是编者、教者修订后为学生呈现的,我们也可对一些文本进行修订,但应十分慎重。
【反方观点】
● 多吃五谷杂粮,营养才能均衡。与其“肢解”经典文本,不如给学生多点选择空间。
● 对那些原本就见仁见智的东西,何为精华、何为糟粕?“非对即错”的两极思维训练扼杀了学生全面客观判断事物的能力。
● 采用“满堂灌”的方式教育学生,就是给他吃的都是精华,也消化不了。
● 当幼儿园的孩子开始自称“小局长”、攀比家长坐驾时,我们发现对孩子最有影响力的恐怕不是《三字经》,而是他从小到大的所见所闻。
近日,武汉市的一位小学生家长翻阅孩子的传统启蒙读物时发现,一些人们熟知的名句如“昔孟母,择邻处”、“书中自有黄金屋,书中自有颜如玉”不见了。原来,湖北省部分学校对一些传统启蒙读物进行了删节,学生们从学校领到的这些校本教材多是“洁本”。
无独有偶,2010年12月28日,山东省教育厅发布《关于规范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实施和专题教育活动内容的通知》指出,要慎重选择学习诵读内容,遵循“取其精华、去其糟粕”的原则,“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《弟子规》、《三字经》、《神童诗》等内容”。
事件引人深思:今天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启蒙读物?对于传统启蒙读物,我们该如何面对?
读,还是不读?
当代孩子:用什么启蒙
也许是因为担心输在起步线上,对于孩子的启蒙教育,当今的家长们别提有多重视、多上心啦。可是如何启蒙、用什么启蒙?不论是先学拼音还是先学写字,不论是先学音乐、美术还是英语、算术,有一点决不容忽视,那就是教孩子怎样做人。对此,不仅家长们感到茫然困惑,就连一些专家学者也莫衷一是。
作为传统启蒙读物的代表作品,《三字经》、《弟子规》历史上就有众多“粉丝”,用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读物教育孩子,成为不少家长和学校的选择。一些教育界人士指出,作为我国现存最早、影响最大的儿童启蒙教材,《三字经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《世界儿童道德丛书》,至今仍是适合孩子阅读、背诵的启蒙读物。一些幼儿园园长认为,《三字经》合辙押韵、音律优美,有利于从小培养幼儿对古文的美感和学习兴趣,开发幼儿心智。
“自问世以来,在现代学校教育普及以前,《弟子规》都是不少私塾先生选用的重要教材。”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说:“《弟子规》偏重讲规矩,教导我们要从孝、悌、谨、信、泛爱众、亲仁、余力学文做起。如今的孩子获取知识的渠道多,但很多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应有的规矩。知识和规矩的失衡,事关孩子的前途和命运。”
“人之初,性本善。性相近,习相远……”每天清晨经过江西省德安县的一所幼儿园,人们都能听到孩子们齐刷刷地背诵《三字经》,在这里,《三字经》是每天早读的必备内容。早读时,老师只是带着孩子们跟读一遍,并不讲解具体含义,但不过一两个月,大多数孩子都能非常流畅地背下来。
然而,《三字经》、《弟子规》等我国封建社会的儿童启蒙教材,是否还可用于当今社会?是否有利于如今孩子的认知发展呢?
浙江绍兴停水持续35小时20万人受影响
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得发改委批复
微博时代的春节:年味渐浓习俗延伸
跑车飙车时速295公里续:确有兰博基尼登记在
北京房协称对外地人购房设5年纳税期并非排外
重庆3成泥水工月入过万:经理称普遍月入六七千
春节进出京旅客超384万 15条公交线夜间增运力
安徽网友10天上传微博24名乞讨儿童照片
海南三亚教育局确认15所学校非法集资建房
上海计划5年内供应约100万套保障房
三亚回应强拆棚户区称没有义务给予安置
我国职业病防治机构年内将覆盖全国
沈阳酒店火灾事故系烟花引燃外墙材料所致
春节黄金周假日过半 国内旅游持续升温(图)
北京百辆公交车流动宣传文明交通
广州警方开展专项行动抓获1700名犯罪嫌疑人
沈阳高楼大火:水枪高度不足致多数消防车无用
外媒称哈萨克斯坦总统将访问中国
北京环卫出动6000人清扫除夕夜爆竹皮
2月15日电波PK晋级短信J107,M137,S192
江苏启动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
北京11条9字头郊区公交因降雪停驶(图)
部分中央部委食堂向周边社区居民开放(图)
重庆警务体制改革撤销193个派出所